一部《吴仁宝评传》让他与华西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三大村》出版时他已成为著名的农民问题研究专家,新近他又为农民兄弟写出了《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最近,我们在江苏省委党校见到了因上述著作而声名大振的冯治教授。
这位已“进城”多年的农民的儿子,依旧保持着朴实厚道的农民本色,从《果都春秋》、《吴仁宝评传》到《中国富裕化道路》,在每一本著作里,他都特别注明自己是“江苏丰县大沙河果园人”。
1955年出生的冯治,19岁高中毕业后就当了农民,先后任过生产队记工员、会计、大队副业主任等职务,因而有着深厚的农民情结。1982年冯治从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可是少年时代贫穷的农村生活给他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即使从事现代史研究,他也念念不忘曾养育过自己的农村……一部《二十四史》让他看到了农民力量的伟大,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孙中山为何“革命尚未成功”?毛泽东为何能建立新中国?归根结底在于农民问题处理得好坏上。“我是农民的儿子,又当过几年农村基层干部,深知提高农民素质和改变农村面貌的艰辛困苦,农民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大业的成败。忘了农民,你就是读100万册马克思主义书籍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中国最大的‘民’是农民,农民问题即是中国问题,中国不论什么问题,要刨根问底的话,都要去问问农民;农民的命运如何,关系党和国家的治乱兴衰!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在农村变为现实,农民如何实现富裕化与现代化?一直是我苦苦探求的问题。我一年有一半的时间下农村调查,就是想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探寻到这条道路,以实现我写农民,研究农民,富裕农民的毕生追求!”
早在农村劳作的那几年,自幼好学的冯治就开始搜集农村老典型大寨和新典型华西村的资料,初步建立了整整两编织袋的典型村资料库。1992年初,他开始写《吴仁宝评传》,直到1995年12月才完成。为了写作,他在华西一住就是几个月,放弃了作父亲和丈夫的责任:儿子在家被玻璃扎成血人,到医院缝了39针,他仍在华西;妻子住院动手术,他仅在床边陪了一天,手里还捧着一大叠书稿……可老天不负苦心人,《吴仁宝评传》成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农村基层模范人物传记;得到几十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与评介;中国新闻社为此向海外媒体发送了千字的电传稿;连曾两度拒绝采访,不许别人给自己立传的吴仁宝都感动地说,冯治是大老实人,他写这本书吃了大苦,受了大难,写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可读性;既总结了华西几十年的经验,又研究了农民问题。
自立志研究农民问题以来,冯治先后选择了江苏丰县、锡山、江阴、大沙河镇、华西村、向阳村、唐沟村、浙江宁围镇、河南刘庄、山西大寨、天津大邱庄等典型农村社区为研究调查对象。为写作《中国三大村》又不至于千人一面,他不怕别人烦,变着法儿到三大名村寻宝,乘车出差也就成了冯治的家常便饭。他出差的票据有七八个信封,许多花销根本无法报销,只能自己贴;到西部贫穷山区调查,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入乡随俗;遇到采访中的各地农村方言大眼瞪小眼,就白天背着大包磁带录,夜里反复听,折腾到半夜才睡。那会儿,冯治面容憔悴胡子拉碴,提着大包小包资料到处跑,许多人一开门,以为是搞推销的,受了多少白眼、冷遇,他自己也记不清了。1997年20余万字的《中国三大村》在《今古传奇》上以特稿连载,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西部多省的报刊连载后,也为农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经验与信息。同时,冯治也走出了一条以撰写中国农村先进带头人评传为载体,克服以往农村问题研究中“见社会不见人”的缺点,直接实证研究当代农民问题的学术之路。
此时的冯治已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首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并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美国国际名人传记研究院聘为名誉顾问……然而坐在记者面前的冯治丝毫没有大架子,还为自己在书上签名时的字体不够俊秀而难为情。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冯治仍孜孜不倦地在农民问题研究这块“土地上”耕耘,他的理论思想日趋成熟,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著《中国农民富裕化道路——锡山市农村现代研究》,该书又成为人民出版社建社以来,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学术专著。在书中冯治强调指出:“农民问题即是农民的富裕化与现代化问题,它涵盖了农民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的富裕化与现代化,这是中国目前最薄弱和最需要解决的。中国农民的富裕化与现代化是正相关关系。要实现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思维创新是其灵魂,制度创新是其载体,技术创新就是其动力。”该书正是以这三个创新为主线,对农民富裕化与农村现代化进行了创新研究,令人耳目一新,为九亿中国农民实现富裕化与现代化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经验和甘美的精神食粮。